Baphuon(巴扶恩 巴芳寺)
西元1060年 建造者 烏德耶代跋摩二世
比吳哥窟早了8~ 90年
東西長120公尺 寬100公尺 現在只剩一堆亂石
1960 法國考古學家 法蘭希遠東學院
有計畫性的修復此廟 將所有石塊作了編號
紀錄成冊 以便日後重組
但往後的戰爭 加上棉共的統制 數十年戰亂
人民被屠殺 考古工作被迫停頓 部分考古人員被殺
有些人倖存逃回法國 資料燒燬
這堆亂石約有30萬塊 現在借助某些倖存的考古人員的印象
他們年事已高 熱情卻不減
另一是戰前所拍攝的照片 來加以拼湊 照片約有千張
吳哥建築多為對稱 再依巴芳寺較完整的部份進行比對
1999年整修至今尚未完成 寺前時橋有引道 長172公尺
中間有一涼亭 作用有如天壇的具服台 先讓國王沐浴更衣
進入祈年殿祈福 經過這道程序 才能來到巴芳寺主殿
主建築高43公尺是吳哥標準的須彌山主體建築
與後建的巴揚寺相當
巴本宮的後半段 有一座建於15世紀的臥佛
但現只剩下亂石 這座臥佛從未完工過...
==================================================================================
Phimeanakas(天宮 皇家園 金塔)
傳說有位妖嬌的蛇精 居住在國王宮殿內 並擁有強大的法力
若國王一日未他交媾 則國家不保
國王宮殿是最像埃及金字塔的建築 皆為木造 早已腐朽
周達觀形容為金塔 可能宮殿本身就有塗金
一如碑文所指
都城中矗立金光閃閃的宮殿 閃耀著寶石般的光輝 令人眼花撩亂
(東美蓬寺 變身塔 斑蒂絲蕾寺 二世可能都有參與)
此宮殿陡度高 可從西面石階而上 階梯有扶手(木梯)
登上塔後還可遠眺附近的巴芳宮(周所指的銅塔)
宮殿上有塔廟 非敏那迦 有向蛇神那迦崇拜之意
在進入天宮的門廊上課有當時讚頌的文字
天宮北側則有兩座王宮的浴池 男池規模大 較淺 邊原有餘 螃蟹等水生物
女池(Srah Srei) 小且深 現在已成了 當地小鬼頭們的天然泳池 池內還長了些蓮花
=================================================================================
Terrace of the Elepha鬥象台
1181-1220Jayavaman七世
是國王接見外賓 舉行朝儀 表演之地
另還涵蓋了 鬥象陽台 麻瘋王陽台 十二生肖塔
周達觀70年後抵達時 看見了鬥象台氣勢 雕刻之精美
當初陽台上還保有國王的宮殿
有華麗呈現金黃色的窗櫺
兩側各有20多根的方柱 柱上各有一面 金鏡
幾十面金鏡交錯 更顯金碧輝煌
階梯上還留有大象雕刻三頭一組
頭戴華冠 長鼻抵地
像頭內有時躲避蜜蜂小心被蜂螫嗜
陽台上還有幾隻神鳥的造型 似印度教
佛教中的 神鳥迦樓羅(Garuda)
是釋迦牟尼佛的護持者 印度教中的神祇 有保護趨魔的力量
象台對面的司機休息處 喝杯乾蔗汁 清涼一下.....
===========================================================================
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顛王台)
傳說認為吳哥中 至少有兩位國王曾患可怕痲瘋病
其中一人可能是七世 國王本身因病所苦 蓋了這個陽台
更在吳哥成中設立許多醫院 現今暹粒市區就有一所以七世為名的醫院
門口還有七世的頭像
還有一說 麻瘋王與高棉神話相近 有一人不願在拜見國王之時 不肯下跪
國王用劍刺傷他 誰知那人突然噴出毒液
被毒液所傷的國王變成了 牆壁上所刻畫的痲瘋王造型
現痲瘋陽台上的佛陀雕像為複製品 真蹟在博物館中
陽台內有立體浮雕 持刀的武士 仙女 佛教護法那迦神 走道狹宰 曲折
這裡的雕刻像 是全吳哥 看了會令人膽顫心驚的.....
儘管此時已是艷陽高照 (約早晨7點多)
每一尊雕像栩栩如生 彷彿用著延續了千年的雙眼雙手
隨時會跳出來 保護著這塊聖地 (驚驚...)
走到一半 就無法在往前進 全是泥濘...
回頭往上
往下看 腳底有些發麻 約3層樓的高度
顛王台的最上層 後面的佛像是後人所建 前面的是真跡
=================================================================================
十二生肖塔
建於西元12世紀末
古代與審判有關 當一個犯法的人經過審判 而不認罪時
要確定有無罪的方式 依他的生肖關入塔中 數日
塔內有毒蟲物 自然對犯罪人侵咬 如真無罪便可全身而退
罪行輕者 可能受點小傷 罪行重大者 自然就會死於塔中
另塔塔相連 可牽繩索 藝人可在此表演走鋼索 娛樂百姓 類似廟會